高扬 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研究员
2021年9月28日
由于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多数人认为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鱼饲料中的蛋能比高于畜禽饲料不是因为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而是由于鱼类的基础代谢能以及含氮排泄物带走的能量少于畜禽类的缘故,鱼类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组织的效率与温血动物基本相同。因为与蛋白质的需求量相比,鱼类需要的能量低,所以,蛋白质含量高的鱼饲料的经济性要高于畜禽饲料。但并不是说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与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或氨基酸的平衡性密切相关。通常饲料蛋白源的氨基酸模式与鱼体组成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越好,鱼类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好越高。所以饲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很高,但如果所含氨基酸不平衡,饲料的利用率也不会很高。
到目前为止,所有已经检测过的鱼类都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这些必需氨基酸与温血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种类相同。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容易成为鱼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如果缺乏这些限制性氨基酸任何一种,都会降低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率。
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与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饲料质量密切相关。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而质量差,鱼体对蛋白质的转化率就低,散失于水体中的蛋白质(残饵与粪便中所含蛋白质)就越多,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就会越大,对养殖鱼类的危害也越大。
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转化率是有限的,不论投喂了多少饲料,最终只有相当于鱼体重30%左右的饲料转化为鱼体组织成分,其余部分均以残饵及粪便形式散失于养殖水体中。假如养成1吨鱼,饲料系数是2,即投喂饲料为2吨,而鱼体转化利用的量也只有300kg,1.7吨的饲料以残饵和粪便的形式残留于养殖水体中;而饲料系数为3时,就有2.7吨饲料残存于养殖水体中。
蛋白质是鱼用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又是由氨基酸构成,氨基酸的降解就会释放出氮(N)化物,而在缺氧环境中,氮化物就会生成氨氮、亚硝酸盐以及硫化氢等,高含量的氨氮、亚硫酸盐、硫化氢就会危害养殖鱼类。假设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0%,即每1吨饲料中含有蛋白质300公斤;若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为50%,就会有150公斤的蛋白质散失于养殖水体中,而通常蛋白质中平均含氮(N)量为16%,将有15.6公斤的氮释放于养殖水体中,这些氮元素若不能及时被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植物转化,或随排污排掉,就会积存于池底或池水中,形成氨氮或亚硫酸盐类等危害鱼类生存的物质。可见饲料质量尤其是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对预防养殖鱼类疾病是多么重要。
首先是选择适宜的配合饲料。每种养殖鱼类及同种养殖鱼类的不同养殖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不是相同的,这就需要选择适宜于养殖对象的配合饲料和适宜于不同养殖阶段的配合饲料,不能用同一种饲料养所有的鱼类,也不能养殖全程只投喂同一种饲料,更不能用鸡饲料养鱼。
其次是选配合饲料时不能只注重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高蛋白配合饲料并不一定就是好饲料,只有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养殖动物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的越好,饲料利用率也越高,养殖鱼体也越健康,生长速度也越快;有些蛋白质含量很高,但消化利用率却不一定就高。
再次是配合饲料不能只图便宜,要通过投入产出比,要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这样的饲料既能保证养殖鱼类的生长需要,还能确保鱼类的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也是增产增收。
第四是每次购买的饲料量不要太多,以能使用1月左右的量为宜,放过久的饲料有可能会变质或发霉,变质或发霉的饲料不但失去了营养品价值,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会引致鱼类中毒、患病,甚至大批死亡。
第五是饲料存放要选择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并且在底部要用高20-30厘米的木架托起,以方便底部通风,避免受潮霉变。
第六是最好选用膨化饲料。因为膨化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经历了高温(90~120℃)、高压(2个大气压左右)和较长时间的制粒过程,饲料原料中的一些病原、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生长抑制因子等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鱼类食用更安全;而一些植物性蛋白等营养品物质也得到了基本裂解或消化,更有利于鱼类的吸收和利用。投喂膨化颗粒饲料还有利于观察鱼类的摄食状态及活动情况。
第七是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高端配合饲料。所谓高端配合饲料无非是饲料中的氨基酸平衡性更好一些,或增加了诱食剂、促生长剂、免疫增强剂等功能性物质,有的甚至是直接添加抗生素等一些药物,但价格却是高出很多,经济性也并不定就好。
第八是对所购买的配合饲料要仔细核实营养成份和添加物质,或送到有资质部门进行质量检测,防止购买到添加了药物而又不标识的配合饲料,因为一些添加了药物的饲料,很可能在你不知情情况下造成商品鱼的质量安全问题,即药物残留超标。
第九是为预防鱼病而需要使用药物饲料时,应自行根据用药说明或在渔医指导自行配制,最好不要使用厂家生产的药物饲料,当然,可以委托饲料厂家生产所需的药物饲料。预防疾病用的药物以增强鱼体免疫力的药物为宜,如细菌多糖、中草药多糖、食用菌(香菇等)、免疫多糖、抗菌肽等。
第十是注意每天的投喂次数、投喂时间和投喂方法。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摄食习性,有的日间摄食、有的夜间摄食、有的吞食、有的捕食、有的间断性摄食、有的不停顿摄食等等,要根据养殖鱼类种类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投喂措施。